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王林林教授成功为一名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实施高难度心内外膜联合射频消融术。
患者为青年男性,自今年1月起多次突发晕厥伴室颤、室速,外院抢救后仍反复发作。后该患者转入我院进一步就诊。经过心脏超声、心脏MR等检查评估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周亚峰教授团队诊断患者为ARVC相关室速。该疾病以右心室心肌纤维脂肪替代为特征,易引发猝死,且因病灶多位于心外膜或心肌深层,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根除,手术难度极高。
面对这一挑战,在学科带头人周亚峰教授的指导下,陈弹主任医师、王林林教授带领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共同制定了三维电解剖标测联合心内外膜基质改良的手术方案。手术由王林林教授主导进行,术中通过双侧股静脉入路,精准构建右心室三维模型,标测出右心室下壁广泛低电压区。团队突破性采用干性心包穿刺技术,成功进入心外膜空间,术中采用高功率盐水灌注消融,消融后室速实时终止,并对心内膜、心外膜低电压区进行基质改良。经反复程序刺激验证,室速不再被诱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室速发作,心悸症状完全缓解。相较于传统ICD植入的被动防御,射频消融术通过主动消除心律失常基质,显著降低年轻患者的猝死风险及器械依赖,为其重返正常生活提供可能。
作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长期深耕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持续聚焦心律失常领域前沿技术,以“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为宗旨,为长三角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构筑更坚实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