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经纬|世界痛风日·苏大附四院风湿免疫科普行动——温暖生命全周期,呵护机体多系统
来源:魏晓晴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6:00 浏览次数:265

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全民关注痛风日”,主题为“数字改变痛风”。今年痛风日聚焦数字化革新,通过筛查预警、精准干预、远程协同等科技手段,推动痛风防治迈向数字化赋能新阶段,让健康管理更智能、更高效。“420”不仅是尿酸临界数值,更是全民行动的号角!

远离痛风,苏大附四风湿免疫科在行动

2025年4月16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专家们化身健康守护者,由冯雨主任带领团队深入社区与企业,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痛风与强直性脊柱炎科普活动,为健康生活注入了温暖与希望,也为园区百姓的健康生态添彩增墨。

关注老年群体:痛风危害不止关节,更需警惕肾脏与心血管

在松源社区,附四院风湿免疫科联合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慢病科开展科普活动。冯雨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向老年居民揭示痛风的“隐形危害”:痛风是代谢异常启动的全身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沉默的帮凶”。血液中尿酸长期超标(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就容易形成尿酸盐晶体,像“微型飞镖”扎进关节,引发剧烈炎症。即使有人关节不痛,尿酸长期超标也会:悄悄腐蚀肾脏,形成尿酸性肾结石,损伤肾功能,甚至尿毒症需透析;破坏血管内皮,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高尿酸患者冠心病风险升高60%;诱发糖尿病,高尿酸伴随胰岛抵抗,加重代谢紊乱。冯主任也强调,老年人群的痛风要与诸多共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协同管理,从规范用药、低嘌呤饮食、适当运动到定期监测,并尤其要关注心肾等重要器官,向老年人传递“共病联防联治”理念,从指标关注到机体的多系统呵护。此外,团队医生及疾防专家为老年群众免费检测血压、指尖尿酸等指标筛查,结合检测结果一一解答,并予预警提醒和宣教。

护航中青年:痛风与“五高”相伴,倡导自律,守护“中国智造”的脊梁

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企业职工“中青年比例高,久坐伏案时间长,代谢异常早发”等特点,结合苏大附四院风湿免疫科服务的疾病谱特点,在世界痛风日和强直性脊柱炎日来临之际,冯雨主任和温健副主任医师分别展开痛风和强直的科普宣教。

冯主任告诉大家,痛风不再是皇亲贵胄的专属,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中青年是重灾区,并有年轻化趋势,并且这种“富贵病”,常伴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等‘五高’问题。今年是体重管理元年,国家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对于管理控制高尿酸帮助很大、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段,当然也有利于其他多种代谢异常的全面管理。冯主任强调,我们改变不了遗传,就更需要改变后天环境的致病因素,并呼吁中青年群体践行“三早原则”——早筛查、早干预、早管理,通过科学减重、规律运动、限酒控糖等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高尿酸、痛风及这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也好发于中青年人群。温健副主任医师给大家介绍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特点、诊断治疗要点及日常生活的注意点,并提醒大家,强直是不死的癌症,如不早治疗早干预,影响劳动力甚至致残的风险较高。

而立之年的“园区智造”是全国新型工业化的代表,众多中青年的产业工人,容易罹患以上两大疾病,苏大附四院有义不容辞的保驾护航之责,也为正当壮年的中国智造贡献力量。

公司总经理冯江先生也呼吁员工们重视自身健康、重视长期管理:“健康是献给事业的基石,更是献给家庭的承诺!”现场职工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将重视体检指标,践行健康管理。


健康焦点:预防高尿酸,防线需前移,要从青少年抓起

“奶茶炸鸡不离手,痛风悄悄找上‘10后’!”冯雨主任指出,高尿酸血症作为痛风“元凶”,已非中老年专利。数据显示,我国最小痛风患者仅8岁!青少年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习惯,容易出现很多“小胖墩”,并且加速代谢紊乱。“青少年尿酸升高可能无典型症状,但长期累积将埋下痛风及慢性病隐患。” 为此,苏大附四院风湿免疫科团队,制作了针对青少年痛风的科普视频。活动现场,温健副主任通过“青少年科普小视频”形式,纠正一些错误观点,呼吁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下一代尿酸水平,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后续这些视频也将定向分享给中学及大专院校校园。

情暖生命全周期,共筑园区健康梦

从8岁孩童到银发长者,从园区蓝白领群体到社区邻里,在世界痛风日来临之际,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活动旨在提醒广大市民,痛风并非特定人群的专属疾病,它的威胁贯穿生命全周期,更会对机体多个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不容忽视。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将继续在园区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群众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守护健康,共筑无“痛”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