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杏生主任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沈阿婆近十几年反复反酸、烧心、打嗝,进食后有明显梗嗌感,常年饮食只能以流食为主,而CT和胃镜检查发现近2/3的胃疝入胸腔,这一检查结果更加明确了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卢主任立即安排沈阿婆住院治疗,考虑到患者胃疝入胸腔的体积较大,为患者安全考虑,决定进一步完善消化道造影、心超等检查。经科室讨论,在普外科科主任李德春教授的指导下,决定对其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与胃底折叠术。
手术过程中,因患者病程较长并且疝入的胃体积较大,手术难度极大,手术过程要求充分分离周围粘连使胃能够回到胸腔。最终,由李德春教授耐心指导,麻醉科与手术护理团队精心配合,卢杏生主任成功完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胃底折叠术。患者术后一周即能够恢复正常饮食,顺利康复出院。
疾病科普:
食管裂孔疝是指除食管以外的任何腹腔组织结构通过扩大的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的疝。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
疾病成因:
1.食管发育不全的先天因素。
2.食管裂孔部位结构如肌肉有萎缩或肌肉张力减弱。
3.长期腹腔压力增高的后天因素,如妊娠、腹水、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使胃体疝入膈肌之上而形成食管裂孔疝。
4.手术后裂孔疝,如胃上部或贲门部手术,破坏了正常的结构亦可引起疝。
5.创伤性裂孔疝。
治疗方案: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主要视胃食管反流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对于胃灼热、反酸、上腹痛等症状明显,经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停药后短期复发者,应考虑及时行手术治疗。如发生消化道急性梗阻、胃扭转等情况,应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旨在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促进胃肠动力;手术治疗旨在将疝入胸腔的腹腔内容物还纳、切除疝囊、缩小食管裂孔,恢复胃食管交界处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并防止腹腔内容物再次疝入胸腔,长久地改善症状。